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详细页  
 
陈传伟副校长参加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2016-05-16 16:53 学校办公室 

5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市嵖岈山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做重要讲话。陈传伟副校长代表学校应邀参加本届论坛。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报告,宣布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开幕。朱部长指出,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目的是要引导地方高校合理定位、内涵发展,真正做到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重点,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上来。

朱部长强调,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合理确定办学定位和发展模式;二是要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三是要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拓展办学资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五是要加强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打破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交流的壁垒,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拓宽教师发展通道,切实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朱部长希望,高校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机遇意识,紧跟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发展步伐,自觉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论坛闭幕式上以《迎接大舰时代的来临》为题,就推动高校着力打造学科专业集群的超级平台作了精彩演讲。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是由教育部和相关地方政府作为支持单位,于2014年春季在驻马店创设的常设性专题性论坛,论坛每年举行一届,分别在上半年、下半年举办两次,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品牌性论坛,为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校企合作、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三届论坛以“向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进军”为主题,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汇聚创新要素,就“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发展趋势、创新经验深入研讨。本届论坛是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次重要举措,是教育战线服务国家重大产业战略、将高校转型发展进一步落到实处的一次重要行动。本届论坛共举办包括朱之文副部长、陈锋主任的两场主题报告;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GCC-GATE)主席Denise等代表的5个主场报告,“互联网+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促进地方高校转型的金融服务创新”等6场分论坛,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智能物流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电机学院校长、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项目主任、恒丰银行总行机构金融部总经理等30多位专家做了分论坛主题报告,举办多场圆桌会议、座谈会议和项目洽谈会,发布了五大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和教育金融服务大学创客工场等服务平台,收到52篇学术论文,集中展示了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成果,促进了更为广泛的交流合作。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是汇聚思想、凝聚共识、汇聚资源、分享经验的大平台,对于贯彻落实好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撰稿:李怡然 审稿:刘祥松)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 网站维护 

Copyright 2014 成都工业学院
地址:花牌坊校区:成都市花牌坊街2号(邮编 610031),郫都校区: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邮编:611730)
信息公开办公室(学校办公室)电话:028-87992252,传真:028-87992000,邮箱:xxgk@cdtu.edu.cn